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结合起来,和基层“拍蝇”结合起来,深挖黑恶势力“保护伞”,是党中央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任务。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指出,要严查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,严查黑恶势力“保护伞”,严查“村霸”、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背后的腐败行为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、监督调查处置,以零容忍态度和雷霆行动惩腐打“伞”,去年以来立案审查调查22人,涉及县处级干部3人、乡科级干部13人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,移送司法机关11人。
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,明确指出,扫黑除恶要与反腐败结合起来,与基层“拍蝇”结合起来,既抓涉黑组织,也抓后面的“保护伞”。
柳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、践行“两个维护”的政治高度,主动对标对表,及时印发工作方案,成立领导小组,组建工作专班,建立联席会议、线索排查会商、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、蹲点包干督办、问题线索全程管理、定期通报曝光等工作机制,增强惩腐打“伞”的整体性、协同性、实效性。
梳理制定各级党委政府、纪委监委、政法机关、行业主管部门履责“清单”,划定“必须为”“不可为”界限,实现惩腐打“伞”工作履责有章、问责有据,推动全市10个县区惩腐打“伞”案件全覆盖。
民心是最大的政治。人民群众反对什么、痛恨什么,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,有“老虎”打“老虎”,有“苍蝇”拍“苍蝇”。柳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群众身边的涉黑涉恶腐败问题、充当黑恶势力“保护伞”问题、工作推动不力等问题,盯住不放、深挖彻查,始终保持惩腐打“伞”高压态势。
深挖问题线索。实行问题线索排查移送“签字背书”机制,对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大起底、大排查,逐条线索提出处置意见,对政法机关办理的重大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案件逐案过筛,对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发现的涉黑涉恶问题逐一排查,查处了柳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原政委赵品初、柳江区公安局原副局长韦炳密、柳江区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韦卫东等人充当涉黑涉恶“保护伞”案件。
重拳精准打击。推行纪检监察片区协作办案、纪委监委领导包案、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政法机关办案等机制,加大直查直办、提级办理、指定管辖、交叉办案力度,整合力量、集中优势兵力出击,查处了柳南区太阳村镇渣土倾倒行业“保护伞”、柳江区涉黑涉恶涉毒“保护伞”等案件。
下沉一线督导。实行市、县纪委监委班子“一年两督导”制度,包片联系领导直插基层、直奔一线蹲点督导,着力发现和解决问题,特别是协调解决办案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,直查快办了融安县泗顶派出所原所长韦昌飞、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派出所原副所长覃荣基充当赌场“保护伞”等案件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,要深化标本兼治,夯实治本基础,一体推进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。柳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“一年打击整治、两年集中攻坚、三年巩固提升”目标要求,在严厉惩腐打“伞”的同时,着力做好审查调查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建章立制堵漏洞。对查处的典型问题定期分析研判,运用纪律检查建议书、监察建议书等多种形式,督促案发单位限期整改、建章立制,堵塞漏洞。
警示教育敲警钟。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、案件剖析会、民主生活会,以及旁听庭审、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。
通报曝光强震慑。筛选典型案例对其进行深刻剖析,在《柳州日报》、柳州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设“每周一案”栏目进行通报曝光,做到震慑一方、教育一片。(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、市监委主任 钟山)